感谢贫穷,是我TMD听过是最毒的鸡汤!

  2月29日上午,河南邓州初三年级的14岁女孩李某敏因家中贫困,没有钱买手机按时跟听学校网课,绝望之下选择了自杀:大量吞服母亲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。

感谢贫穷,是我听过是最毒的鸡汤.jpg

  

  她的家里只有一部手机,姐姐和弟弟也要用,李某敏能用的时间没多少,也因此落下了许多功课,同时还要面对老师和同学们的质疑,一下子想不开,钻了牛角尖。

  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被很多人当笑话讲的新闻。

  很多小学因为用阿里的钉钉给小学生上课,小学生们一怒之下给钉钉大量打一星,逼得钉钉下架了。

  一边是有条件,却不想学;另一边是没有条件学,选择轻生。

  很多时候,这才是我们面对的真正现实。

  打开抖音、打开小红书,你会感觉中国早已进入发达社会,有钱人遍地都是。 但大数据会告诉你,中国有10亿人从未坐过飞机,只有4%的人拥有本科学历。在城里,一双鞋的价格可能就要好几千,而在农村,种1亩地1年的收入可能也只有1000多元。我们之所以觉得大学生都要烂大街了,觉得怎么抖音、小红书里都是有钱人,只是因为幸存者偏差。就像每年春运的票很难买,但只要你上了车,会发现身边每个人都有票;在北京买套房很难,但你要是去一趟房产交易所,会发现去那儿的人至少都有一套房。

  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镜,既照出了美好也照出了丑陋。同时,它也是一面放大镜,照出了很多我们平时会忽略的角落。

  之前看到有人说,视频教育能拉平城乡教育差距,因为可以让城市里名师足不出户,就能通过网络给偏远山区的孩子上课。  却忽略了,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手机自由,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流量自由,上网自由。

  还有人说,素质教育能让教育更公平。却忽略了,不是哪里的孩子都能有钱、有时间去培养“素质”。

  这些年里,我们唯恐孩子们学习太辛苦。 于是,从语文课本里去掉了大量文言文,中学生也可以不必读太多的鲁迅了。甚至于,去年还要一度去掉很多古文多音字,留下最好读的那个读音。

  只为了让孩子们学的“更轻松”。问题是,你越是想要孩子们“轻松”,越是强调要有更多的时间去搞“素质教育”。 对那些贫寒地区的孩子将越不公平。

  说白了,越是“轻松”,越底层的孩子将越丧失机会。

  因为官方再减负,也只能在义务教育的课堂里减。减下来的这些内容,有钱的孩子可以通过各种补习班去补回来。 他们的父母也会有意识地去“逼着”他们学习。 而那些还在为生计而奔波的家庭,谁有功夫去考虑孩子在课堂之外的教学?又有多少余钱去上补习班?课堂里讲的东西越来越少,那些只依赖于课堂的孩子学到的也会越来越少。而那些关键的选拔性考试,为了拉开分数差距,却又往往会出很多“超纲“的考题。

  你觉得对谁有利?

  当穷人家的孩子在课堂里学完那些不费脑筋的简单东西,剩下大把时间无所事事的时候。 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,正在拼命的学习,拼命的积累知识,拼命的培养各种特长。当这些孩子今后一同踏入社会,从知识储备、眼界到教育经历,将会天然形成鸿沟。

  比如一般小学数学考试,最多稍微考点“九宫格”这类《寒假生活》水平的题,而县里的中学就基本都考的是奥赛华赛的题。一般小学最多教教杜甫的“随风潜入夜、润物细无声”就不得了了,我印象很深的是,县里那年的语文考试,默写诗词考的是韦应物的《滁州西涧》。长大后我才想明白,这其实是一场极不公平的考试,因为那些超纲知识点,县里的孩子靠平时老师讲课、业余补习之类,基本都有所了解。但农村孩子能把课本上的东西学好就不错了,其他的根本就接触不到。

  所以我至今都认为,如果取消正常考试全面实行素质教育,最受伤害的一定是农村的学生。

  之前看新闻说有些地方把游泳设为考试必考项目,教育部还出来辟谣。教育部的辟谣最后,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:有的地方将游泳作为考核项目,但不代表所有地区都必须这样。

  我就想问,如果真的有地方将游泳也纳入升学条件,那些没条件学游泳、又不敢冒风险去野池子里划水的孩子,怎么考?

  我在看到那条新闻的时候,突然想起了18年国庆节前后的一条新闻。

《人民日报》发布了一篇文章,《他676分上清华没微信,看到手机后沉默了》。

  看完后,拿着手机的我却沉默了。

  文中的少年名叫单小龙。在那年的高考中,以676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录取。而知道这一喜讯的时候,他还在工地上。为了帮助贫寒的家庭减轻负担,他每天在工地差不多要搬很重的钢筋。上学这么多年,同学都没有他的微信。原因是,他只有一个很破旧的老式直板机。即使这部手机,也是父亲用了三年后才给他的。

直板手机.jpg(图片来自百度)

  但就是用着这么一部破手机,单小龙却一举考上了清华,实现了命运逆袭。

  当年这篇新闻出来后,自媒体上出现了一大批鸡汤文章,主题都是:感谢贫穷。但我却觉得一点都不感动。我不感谢贫穷。因为,和那些胡编乱造的自媒体不一样,谁真的穷谁就能体会到什么是穷。直到上了大学,才第一次进KTV、在影院看电影、吃肯德基。

  贫穷带给一个人身心的影响,有着切肤之痛。

  长期处于贫穷的状态,非常容易敏感,容易偏执,也容易走极端。就像本文开头引用的新闻里,那个因为家里没有手机没法上课去轻生的中学生一样。

城乡贫富差距明显,普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真正跃入高层、一朝高升的机会。

但至少——请记住,真的是至少,只要你还在坚持学习,那么,这个社会至少会给你一条能自食其力,甚至走向逆袭的机会。

这样的学习,不只是学校里的学习,而是无论何种境遇、无论你已毕业还是辍学,只要你还没放弃学习,还在通过各种方式充实提升自己。

  所以我真心地告诉大家,不要去感谢什么贫穷。

  贫穷并不能让一个人成才,相反因为教育资源、眼界学识的差距,很多有天赋有潜力的孩子,可能就被埋没在了农村。

  考得出来,你就能改变命运,考不出来,就可能放弃了。

  无论怎样,只要你身在天朝,教育都永远是一个人
能够跨越阶层、实现逆袭最好的方式。

  值得庆幸的是,那个轻生的女孩已经抢救回来,目前还在医院观察。

  祝福她能有一个更好的前途。

  也希望的各个部门,能更重视这样的教育差距。

  不要让几十年前“没钱上学”的悲剧,在当代变成“没有手机上学”。


  如果真的有一天,你从贫穷中走了出来,也只是因为你还有一颗不断上进的心。而不是要感谢什么狗屁贫穷!

THE END
网站地图